欢迎光临~员工关爱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快活百科 >> 凝视自我

凝视自我

全职妈妈,你凭什么被同情?

发布时间:2023-10-30 11:06:07

image.png 

 

       时常设想如果在各种政策的感召下,我也挑战一把二胎,做个全职妈妈会怎么样,但是细思极恐,发现要二胎真不是件一咬牙一跺脚的事儿,所以还是想罢了。

       

       最近在三联上读到一篇文章《上班难,不上班就容易了吗?》,笔者因生孩子而回归家庭,久而久之不再适应工作节奏,于是选择辍“班”,令人惊讶的是,两年后连她的丈夫也辞职归家。全文吐槽无业生活的心酸,核心结点落在“不上班也不容易”。What?这是要让起早贪黑的搬砖族去同情你?还是说如果不上班还能开工资就不难了?

image.png 


       虽然同为女性,我很懂得在孩子出生的前23年里,作为母亲的不可替代性和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心酸与劳累,甚至是抑郁和崩溃,而恰恰是因为这样,我觉得女人才一定要出去工作,走到社会上、加入人群里,去扮演你的社会角色、发挥你的个人价值。


       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是不乏女性的抱怨,全职在家看孩子、操持家务,即便持家有道、井井有条,工作成果却也很难被认可,经常被质问“你天天在家,怎么连个饭都做不好”,而即便用尽心力做的很好,那也只是应该的。而你只能满心委屈找人诉苦,我在家多么不容易,为什么没人理解我?做全职妈妈我也很不容易!


image.png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有人比你更不容易

       为什么全职妈妈不容易,但是却总被忽视?第一个原因就是:有人比你更不容易。一入职场深似海,规则、文化、套路,各个都要披荆斩棘,严重的还要血雨腥风喊打喊杀,少的要博弈上司,多了要与同事周旋。重点是,无论多么努力,回报也未必等同。相比在职场打拼,在家里的你起码只需要和一只或者两只神兽对抗,而你们对抗的基础是爱,但是职场博弈的基础是利益,虽然在家不易,但是有人比你更难。所以,如果要做全职妈妈,就不要期待过多赞誉,调整好心态,毕竟你会得到孩子百分百无杂质爱的回馈,这就足够了。


image.png 


       二、有人比你贡献更大

       自古以来,在大多数群体里都是靠贡献体现价值,当然这贡献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劳动,而你创造的价值就是你在群体里的位置,在家庭生活中也不例外。我们举一个俗的例子,前阵子翻车的《北辙南辕》里有个角色叫司梦,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放弃知名大学毕业的契机,多年来为了家庭放弃工作。而每当与丈夫争执要出去工作的时候,都被丈夫的一句质问终止话题:你工作能养家吗,能的话我就回来带孩子,毕竟养育两个孩子是二人共同决定,再追究那些是自我还是奉献的问题已经毫无意义。所以,生存是现实的,有时候只以财富产出论价值。


image.png 


       三、角色的可替代性

       其实,在刚生完宝宝的一年里,我也考虑过做全职妈妈,因为孩子很小不放心交给别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上班真的很舒服,无忧无虑,养家糊口的重任全在另一半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站在家庭的制高点轻而易举的对他说:“没事儿,多挣多花,少挣少花,别有压力。”所以我真要为“不上班不容易”的理论唱衰,因为不上班比上班容易太多了。后来,我婆婆提前一年退休,帮我带孩子,她说即便你只赚1000块钱,也要出去工作,起码等你老公下班回家,你可以不用每天只说奶粉尿不湿。这就是我说的角色可替代性,当这个角色是可替代的,那么你的贡献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一个阿姨也能做的工作,你就不要和她抢了,去你的工作岗位吧,做一些别人都做不了的工作。


image.png 


       其实,当我们在讨论“全职妈妈”为什么不被理解或者是否值得被同情的时候,这个立意就已经输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做全职妈妈那就不要介意是否被理解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毕竟过怎样的人生自己说了算。但是你也不要用母亲或者付出的道德观去绑架别人,别人的认可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与自己和解。


image.png 


主编 | 轻心小谈

۞轻心谈媒体中心

 

 

※免责说明:

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如转载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轻心谈”即可加入轻心谈客户群

image.png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