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贾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单身小伙子,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虽然年龄不大,但据他自述,问题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了,已伴随了他十年的时间。最近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这次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小贾出生在北方,父亲父亲是一名公职人员,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印象里的父亲虽然很严肃,但从来没有打骂过自己,因为很少在家,所以和父亲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
在他的记忆,好像几乎没有和父亲单独在一起相处的经历,一想到独自面对父亲就会觉得很别扭。母亲把他从小带大,和母亲的关系比较好,也很体谅母亲。母亲是非常温和的人,平时话不多,但任劳任怨非常能吃苦,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看到母亲的辛苦,小贾从小就很懂事,当感觉到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想办法讨妈妈开心。
印象里父亲有些大男子主义,对母亲照顾的并不到,所以父母情感交流也比较少,关系一般,母亲通常都是顺从父亲,被没有过多的计较,好像也并不需要父亲的担心。
小贾说父亲不回家的时候,和母亲两个人过得挺自在舒服的,当父亲回家的时候,家里就好像是多了一个陌生人,总感觉不是那么自在,等父亲走了一切又回复正常。
在进入高中之后,父亲被调回当地工作。因为高中的学习比较紧张,小贾感觉自己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可是自己的问题也是在父亲回归家庭后不久出现的。
当时自己正在读高二,有一次因为琐事跟班里男同学发生了争执,结果被对方嘲笑奚落,当时感觉非常的羞愧和恼怒,浑身发抖,连说话都变的结结巴巴,尴尬至极,恨不得地上有个洞钻进去!
从那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小贾总觉得自己的表情异乎寻常的尴尬,也总担心有人会嘲笑他,开始尽量的回避同学和老师,甚至想到去学校就莫名焦躁,越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就越觉得不安。后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父母察觉后,带去了医院,被诊断为,焦虑症,开始服药,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并顺利的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情况都还不错,所以自己就不再服药了。临近毕业时因追求一个女生被拒绝,高中时的感觉又再次回来了,总感觉那个女生和同学们都在取笑他。整天闷闷不乐,开始封闭自己,尽量减少外出,和人交流也越来越少,因为和人说话时经常觉得恐慌,脑子突然一片空白。
毕业后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情况稍微有些好转。但前段时间回家,被家里亲戚问道谈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开始感到特别的烦躁,不想和人接触,甚至出现了不想再上班的念头,但又觉得不工作不行,陷入深深的纠结。于是回到工作的城市去医院治疗,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医生建议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所以前来咨询。
小贾最终的问题虽然被诊断为社交恐惧,但有其更深层的原因。从小由母亲带大,并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和母亲产生了紧密的联结。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孩子在儿童期出现俄底浦斯情结,表现出对双亲中的异性有更多的亲近感,而对双亲中的同性会出现排斥。男孩子还会幻想取代父亲而成为母亲身边重要的人。但跟同性父母竞争的欲望会导致孩子潜意识中产生阉割焦虑,同时又因弑父娶母这种不伦的企图感到羞耻。多种早年没有被解决的冲突,最终在小贾身上以泛化的社交恐惧呈现出来。经过半年多的咨询后,小贾的情况大为好转,生活和工作状态也越来越稳定,正准备开始一场新的恋爱,同时同意继续坚持服药和心理治疗,以便帮助自己恢复到更理想的状态。
主编 | 轻心小谈
۞轻心谈媒体中心
※免责说明:
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如转载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轻心谈”即可加入轻心谈客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