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员工关爱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递增幸福 >> 那些热点

那些热点

溺爱把孩子养成弱智

发布时间:2024-02-28 16:38:04

image.png 

       玲玲是一名8岁的小女孩,她被诊断患有严重的阅读、书写障碍。玲玲曾到特殊学校上学一年,但在学校她几乎没能学到任何东西。因为她只会发出简单的声音。连平时走路都像刚学步的婴儿一样,上下楼梯都需要扶着扶手走,不然就很容易摔倒。玲玲在接受智商水平测试的时候,结果显示她的智力水平只够得上4岁儿童的标准。

image.png 

       看到女儿的样子,玲玲的妈妈对自己的女儿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咨询师详细地了解了玲玲的病史。玲玲妈妈曾因难产导致玲玲出生时颅腔内出现血凝块。为此,玲玲在出生之后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后来,父母一直把她当成一个“病人”看待,生活中让她过着真正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的这种全方位的溺爱从客观上导致玲玲主动性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在玲玲的主观上也形成了自己身上的这种“缺陷”,能够成为让父母为自己服务的最好“借口”。

       咨询师在全面了解玲玲的病史和经历后,认为要改变玲玲的状态,首先就是要想办法激发她的想象力。咨询师告诉玲玲,阅读故事能够带她进入一个崭新有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无限制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描绘成一个有声有色、完美无缺的极乐世界……

image.png 

       玲玲在咨询师的鼓励下,开始慢慢的对“阅读”和“想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玲玲的动机和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咨询师又让玲玲扮演起了“小老师”的角色。他让玲玲找来一位关系不错的小女孩,让她扮演玲玲的“学生”。咨询师告诉玲玲,她学习读书、写字、画画,除了可以让自己能够描绘出一个完美的世界,而且还可以把“这个美丽的世界”展现给“学生”看,以此来展示自己是多么有才能的一个人。玲玲在受到咨询师反复的鼓励和引导之后,开始对读书写字更加有兴趣了。

       后来,咨询师看到玲玲读书写字的动机和行动已经成功的培养了起来,接下来就是促进玲玲对妈妈的全方位依赖,于是告诉玲玲,她之所以之前没办法读书写字,是因为在妈妈那里被过分的照顾和保护。终于有一天,玲玲告诉妈妈说:如果你以前能像老师这么对我,我想我可以做的更好,从现在开始,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愿望学习更多的东西。

image.png 

       经过咨询师和玲玲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她的阅读、书写障碍最终被成功治愈,她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都有了很快的发展,走路也更加的稳当,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变的更强。

       这个案例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自己受教育。”让我们联想到,很多父母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和“不可理喻”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反过头来反思一下,是我们没有真正学会“教育”的本领,还是真的在孩子身上无计可施。

image.png 

主编 | 轻心小谈

۞轻心谈媒体中心

 

 

※免责说明:

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如转载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轻心谈”即可加入轻心谈客户群

image.png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